認識你自己
作者:林和安
摘自《印藝月刊》170期
自我,看來是一個很有限的東西,比較大地,比較天空,甚至比較海洋,都是不可比擬的渺少。但從認識的難度和深度來說,這的確是一個無邊的海。愛莫生認為有兩句格言是永恒和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意義的。一是研究大自然;另一則是認識您自己。研究大自然是永恒的課題,這是毋用置疑的,因為放眼看那無邊無際的宏觀世界,甚至于在這個相當于宇宙中一個活力的地球中,能有許多人們未加研究的角落。窺究到微觀世界中,一粒原子的內部又復雜到相當于太陽系、銀河系。
研究大自然這個課題看來是永遠不會終結的。使人奇怪的是,認識您自己居然也和研究大自然一樣的不可窮盡。比較起來認識別人比認識自己容易得多,單以面貌來說,人并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的面貌,即使是一個最喜歡照鏡子的人,他也只可以說是比較熟悉自己的面貌的影子,因為在鏡中反映出來的不是立體的真像和左右調轉的,而且一個人不可能見到自己喜怒哀樂的各種神情,因為真情流露的時候,很少人會立刻跑去照鏡子。
人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的面貌,也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的生理,要不然為什么生病要去請醫生呢?就算是醫生,了解所有人的生理,也最不了解自己的生理。要不然為什么能醫不自醫,醫生患病要去請教別的醫生,甚至比自己差的醫生。這說明他在認識自己這個課題上是沒有信心考到高分數的,對于自己精神方面的東西,包括心靈、性格、學習的深淺等等,人是更加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多數人不能夠很恰當的說出自己的學問深淺,要不是估計偏高,就是估計偏低。多數人不能夠完全知道自己的性格趨向,要不是強調優點,就是強調缺點。多數人不能夠正確說出自己的理想、堅定性、上進心、道德感等等,達到了怎樣的高度,要不是偏于自傲,就是偏于妄自菲薄。因此,聰明與自知之明就完全是兩回事。
聰明的人往往缺乏自知之明,由于他不了解自己便會去做自己力不能勝的事,或去做只能暴露自己弱點的事,總之是做蠢事。莎士比亞就是最蠢的人,因為他常常以他全部聰明去做一件最蠢的事——去證明自己的愚蠢。因此在人生的歷程中,認識您自己是十分重要的課題,它使我們能去做最適合自己的事,因而發出更大的效用。盡管許多人都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但承認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至少是在這個問題上前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