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coftg"></tr>

  • <tr id="coftg"><small id="coftg"></small></tr>
    1.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林和安的個人主頁 > 心靈藥方 > 長壽之道

      長壽之道

      作者:季羨林

      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可謂長壽矣,因此經常有人向我詢問長壽之道,養生之術。我敬謹答曰:“養生無術是有術?!?/p>

      這話看似深奧,其實極為簡單明了。我有兩個朋友,十分重視養生之道。每天鍛煉身體,至少要練上兩個鐘頭。曹操詩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人生不過百年,每天費上兩個鐘頭,統計起來,要有多少鐘頭啊!利用這些鐘頭,能做多少事情呀!如果眞有用,也還罷了。他們二人,一個先我而走,一個臥病在家,不能出門。

      因此,我首創了三“不”主義: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名聞全國。

      我這個三不主義,容易招誤會,我現在利用這個機會解釋一下。我并不絕對反對適當的體育鍛煉,但不要過頭。一個人如果天天望長壽如大早之望云霓,而又絕對相信體育鍛煉,則此人心態恐怕有點失常,反不如順其自然為佳。

      至于不挑食,其心態與上面相似。常見有人年才逾不惑,就開始挑食,蛋黃不吃,動物內臟不吃,每到吃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窘態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這種心態而欲求長壽,豈非南轅而北轍!

      我個人認為,第三點最為重要。對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咭咕,心胸開朗,樂觀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著,有問題則設法解決之,有困難則努力克服之,決下視芝麻綠豆大的窘境如蘇迷廬山般大,也決下毫無原則隨遇而安,決不玩世不恭?!皯M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有這樣的心境,焉能不健康長壽?

      我現在還想補充一點,很重要的一點。根據我個人七八十年的經驗,一個人決不能讓自己的腦筋投閑置散,要經常讓腦筋活動著。根據外國一些科學家的實驗結果,“用腦傷神”的舊說法已經不能成立,應改為“用腦長壽” 。人的衰老主要是腦細胞的死亡。中老年人的腦細胞雖然天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啟用的腦細胞只占細胞總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活動的情況下,每天還有新的腦細胞產生。只要腦筋的活動不停止,新生細胞比死亡細胞數目還要多。勤于動腦筋,則能經常保持腦中血液的流通狀態,而且能通過腦筋協調控制全身的功能。我過去經常說:“不要讓腦筋閑著?!蔽揖褪沁@樣做的。結果是有人說我“身輕如燕,健步如飛” 。這話有點過了頭,反正我比同年齡人要好些,這卻是眞的。原來我并沒有什么科學根據,只能算是一種樸素的直覺?,F在讀報紙,得到了上面認識。在沾沾自喜之余,謹做補充如上。

      這就是我的“長壽之道”。

      1997年10月29日

      這篇『長壽之道』見于香港三聯書局2006年10月出版的『季羨林談人生』一書。季氏出生于1911年,今(2008)年98歲。我覺得探究他所以長壽健康的原由,對人之所以能夠壽健的道理,可以獲得一原則性的理解。我印發這篇文章,不是要強調他的主張,而是要說明可以從文章的外在表現去窺視那內在的『自我』。

      ????????????????????????????????????????????????????????? 席長安2008年2月

      Switch to our mobile site

      日韩高清无码手机中文精品久久,99视频有精品视频高清,95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国产精品日本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