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coftg"></tr>

  • <tr id="coftg"><small id="coftg"></small></tr>
    1.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林和安的個人主頁 > 心靈藥方 > 中國夢

      中國夢

      少年強則中國強,奎霞子弟強則奎霞強

      LWO[1](01-25-09-42-34)

      我,林和安,1962年由福建閩南移居香港,期間也曾下南洋(新加坡)創業,五十多年來從學校到社會,愛港、愛國、愛家鄉情結扎根于心,企盼國強民富的“中國夢”縈繞始終。2006年就曾在《中無通訊》第38期發表了題為《為“龍芯”說“不”叫好》的愛國文章,以激發香港特區電子工作者愛國情操,分享振興民族偉業的體驗和感受。

      “弘揚中華文化?實現中國夢”是當今時代的主旋律。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長期居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有人說二十世紀是“英語”的世紀,相信多數人都能同意。十九世紀各國外交官以“法語”為相互交談的優雅語言;上世紀二次大戰前后由于英、美在各個方面的強大和擴張,英語成了世界最廣泛使用的“國際語言”,加之后來影視、體育、時尚、特別是國際互聯網發展的影響,使英語更成為世界主流語言。但有人會說二十一世紀將是“漢字、華語”的世紀,相信也一定有它的道理。那么歸根結底中國如何才能強呢?

      “少年強則國強”是上世紀初梁啟超先生的至理名言。但中國少年如何才強至今仍是值得華人世界深省的課題。我以為身體強是強,數理化強也是強,但這些都還不足夠,別人(西方列強)的身體、數理化或許比我們更強,飛機大炮也比我們先進,中國少年只有內心真正強大了才是強!其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儒家經典大著《禮記·大學》就將人生成就(修養)分為八格三個層次,由近及遠依次是:格物、致知(學習、認知階段);誠意、正心、修身(自身修養、世界觀形成階段);齊家、治國、平天下(事業完成階段?;虺杉伊I,管理好家族;或進而進士為官,服務百姓;或更進一步宰輔君王,籌劃天下)??梢钥闯鲂〉健褒R家”大到“治國、平天下”,光格物(數理化好)是遠遠不夠的,“格”完“物”你要“致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還要修身養性。有了真知灼見,必能明辨善惡,又心誠意正,中華傳統文化熏陶下的一代少年必將更加強大。

      閩南語是華語中長久以來淵源最古、流傳最廣,也是最有文化意涵的古老漢語。閩南語自海上絲路開通、鄭和下西洋,可說已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聞名世界的“唐人街”,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城市其主要居民都是以廣東、福建鄉親為主,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印尼等國的唐人街更是閩南人主流。鄉親們日常以閩南語交談,并以洗練、詼諧的俚語來闡明事理,世世代代傳承著閩南人的處事哲學、價值觀,使得我們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落地生花、生生不息,發展壯大。但隨著社會進步,人群遷徙與流動加快,作為方言之一的閩南語,特別是閩南俚語正在從華語普通話主流社會中淡出,呈現出后繼乏力跡象。如果我們不加緊進行發掘、整理,恐將失傳,那將是中華文明史的又一損失,屆時悔之晚矣!于是我于2012年8月在香港奎霞同鄉會父老鄉親們的鼓勵下,組織編撰《閩南俚語》畫冊、創辦《閩南俚語》網站,期望用當今流行于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的圖說方式,在閩南人中傳承閩南文化,在華人中推廣閩南富有哲理的文化,以綿薄之力踐行我的“中國夢”。相信《閩南俚語》畫冊無論對閩南語孩童的啟蒙教育,還是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都是不可多得的實用教材。

      2014年澳門舉辦第三屆世界閩南文化節,《閩南俚語》有幸成為文化節中推廣閩南傳統文化的一個亮點。后來,又有幸得到臺灣中華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長陳冠甫教授、中興大學臺灣文學及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兼臺灣玉君吟韻團團長趙聯政女士協助,逐字逐句孜孜研究、細心校訂,力求內容精確,務使本書能完美呈現以饗讀者,又為閩南俚語標注臺羅拼音,以方便大眾學習,同時指導團員完成本書有聲錄音檔之灌錄,其專業熱誠與懷抱文化使命的崇高精神使我深受感動。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a >閩南俚語》網(www.cgan.com.hk)進而推出手機版,內容圖文并茂,并有閩南語發音及精辟說明,推出后在臺灣民眾中極受歡迎,體現兩岸四地人民如兄弟般同聲同氣之親切,達到我們推動閩南文化交流之目的。

      Switch to our mobile site

      日韩高清无码手机中文精品久久,99视频有精品视频高清,95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国产精品日本韩国